谁还没遇到过几个借钱不还的主儿?电话不接、微信拉黑、玩失踪,这种时候千万别冲动。法律给了我们武器,但得按规矩来。
别以为借条就是万能的。转账记录、聊天截图、通话录音,能收集的全留着。现在法院认电子证据,微信聊天记录记得要原始载体,别光截图。有个案子就因为原告只提供了打印的聊天记录,最后被对方矢口否认。
很多人卡在这步——连对方身份证号都没有。其实可以通过手机号、微信号倒查,或者委托律师调取户籍信息。记住,法院立案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。
别写成长篇大论,事实部分控制在500字以内。重点写清楚:借款时间、金额、约定还款期限、催要记录。有个模板可以参考:
原告:张三,身份证号XXX
被告:李四,身份证号XXX
诉讼请求:
1.判令被告归还借款10万元
2.支付利息(按LPR计算)
3.承担诉讼费
事实与理由:2023年1月1日,被告以生意周转为由借款...
选择被告户籍地或常住地法院。现在很多法院支持网上立案,但建议第一次还是跑趟现场。诉讼费根据金额计算,10万的案子大约交2300元,胜诉后能退。
对方可能玩消失,但缺席审判照样能赢。重点是把证据形成完整链条:借条+转账记录+催款证明。有个当事人胜诉的秘诀是——每次催款都同步发EMS律师函,这些都被法院采信了。
判决书下来只是开始。主动提供对方财产线索:车牌号、房产地址、工资单位。现在法院联网查控系统很强大,支付宝、微信零钱都能冻。
对付老赖最有效的就是限制高消费。不能坐飞机高铁、子女不能上私立学校,有些老板为了坐头等舱主动来还钱。记得申请执行时一定要勾选这项。
金额超过5万建议请律师,律师费可以约定由被告承担。诉前财产保全很重要,但需要提供担保。实在没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,各地司法局都有这项服务。
记住,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。诉讼时效只有3年,从约定还款日或最后一次催款日开始计算。有个客户拖到第4年才起诉,结果败诉了,10万块打了水漂。